|
“小龙坎”被成都火锅抢注,你怎么看?如今这成为重庆火锅整体发展遇到的三大顽症。最近,随着成都一家火锅企业抢注重庆地名"小龙坎"为火锅品牌,重庆火锅协会终于发出质疑的声音:重庆火锅不希望被代表,暗示、明示地希望用重庆火锅“借力”发展,虽然并不违法、违规,但实际上对于重庆火锅的对外推广是有较大影响的。 争议:重庆地名“小龙坎”被抢注 今年年初,成都仁众管理公司宣布获得“小龙坎”商标授权,目前已向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等订餐平台发送律师函,正在对线上的其他小龙坎商家进行下架,接下来将按法律法规合理维权。成都“小龙坎”火锅于2014年在成都水碾河路开业,经过3年多时间发展,已是成都知名火锅店,其官网宣称,热门时段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甚至要排队等候3小时左右才能入席。这家公司公开表示不加盟、不谈判、不妥协。而目前成都市场有400余家名为“小龙坎”的火锅店,意味着这些没有授权的火锅店将全部改名,否则就侵权了。据《成都晚报》报道,成都有一家火锅企业的老总表示,之前运营小龙坎品牌的公司都尝试过注册相关商标,如“巴蜀小龙坎”、“味在小龙坎”等,但最终都未注册成功。大家都知道小龙坎是重庆一条街道的名字,认为已经成为通用名词了,所以都没有直接注册‘小龙坎’商标,而是在前面加了前缀。没想到“小龙坎”商标被仁众公司注册后,其他带小龙坎前缀、后缀的火锅店如今都成了仿冒店。目前多家成都火锅企业已经表示,将联合起来反对仁众管理公司这种打压同行的行为,并将向有关部门申诉。更尴尬的是,也意味着以后任何一家重庆火锅店,也不能用这个地道的重庆地名“小龙坎”作为招牌了。 重庆火锅:无法注册集体名称 “重庆火锅,这个地域太广,要申报成功非常难。”曾受火锅协会委托为重庆火锅申报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商标代理机构表示,他们是2010年为重庆火锅进行申报的,当时已收到了受理通知书,但在最后的评审环节没有通过,当时,一起未被通过的,还有“成都小吃”。 商标局驳回商标的意见是,重庆火锅的原料分散在全国,不是重庆特产的商品,因此,不符合申报地理标志的要求;而要申请集体商标,县级及以上区域,近年来几乎没有成功案例。 抢注“小龙坎”合法合规 《商标法》规定,县级或以上地名,都不能注册商标。重庆是一个省级地名,很难注册商标,同时火锅也是一个行业通用名词,也不能注册。因此,重庆火锅要注册集体商标、地理标志,很难。 正因为如此,工商部门表态,成都申请“小龙坎”商标并不违规,因为小龙坎属于小地名。申请地理商标的商品,必须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它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 成都火锅的模式值得学习 为什么成都的“渝派火锅”能有很好的口碑,甚至连锁、加盟店遍及全国呢? 多家重庆火锅企业的老总表示,成都餐饮的经营理念值得借鉴。在火锅本身的味道、菜品上,重庆火锅甚至更好,但如要要说给顾客提供的用餐体验,重庆火锅则不免有些简单粗暴。 例如成都的火锅店会设置多种调料,可免费取用各式各样的小吃,等餐时能烤火,还提供上网等休闲服务。同时,其店面更加精致、考究,并刻意结合文化元素,更有味道,也更有卖点。 重庆火锅并不是无法提供精致的服务,但本地食客更执着于味道的饮食习惯,形成了重庆火锅独有的特色。 成都很多生意火爆的火锅店,往往是从开店起就采取了公司化运作,而重庆老火锅则以“作坊式”发展为主。正规化、公司化,才能将品牌做大做强。 品牌创立,商标先行 错过时机,则错失机遇 把握机遇,共创品牌辉煌 ![]() ![]() |